部位,穴道,穴位,分支,孔穴

提問: 中醫中穴位和經絡是什么? 問題補充: 医师解答: 穴位,學名腧穴。醫學上指人體上可以針灸的部位,多為神經末梢密集或較粗的神經纖維經過的地方。也叫穴、穴道。  腧(shu`,第四聲)穴學是研究腧穴的位置特點、主治作用及其基本理論的一門學科,是針灸專業的基礎課程,在本專業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。現代結合腧穴的形態結構和針灸效應等進行研究,時腧穴學的內容更為豐富。  腧穴是人體臟腑經絡氣血輸注出入的特殊部位。“腧”通“輸”,或從簡作“俞”。“穴”是空隙的意思。《黃帝內經》又稱之為“節”、“會”、“氣穴”、“氣府”等;《針灸甲乙經》中則稱之為“孔穴”;《太平圣惠方》有稱做“穴道”;《銅人腧穴針灸圖經》通稱為“腧穴”;《神灸經綸》則稱為“穴位”。《素問.氣府論》解釋腧穴是“脈氣所發”;《靈樞.九針十二原》說是“神氣之所游行出入也,非皮肉筋骨也”。說明腧穴并不是孤立于體表的點,而是與深部組織器官有著密切聯系、互相輸通的特殊部位。“輸通”是雙向的。從內通向外,反應病痛;從外通向內,接受刺激,防治疾病。從這個意義上說,腧穴又是疾病的反應點和治療的刺激點。 經絡  外語:channel﹐meridian﹐vessel  中醫指人體內氣血運行通路的主干和分支。  人體運行氣血的通道。包括經脈和絡脈兩部分,其中縱行的干線稱為經脈,由經脈分出網絡全身各個部位的分支稱為絡脈。《靈樞·經脈》:“經脈十二者,伏行分肉之間,深而不見;其常見者,足太陰過于外踝之上,無所隱故也。諸脈之浮而常見者,皆絡脈也。”經絡的主要內容有:十二經脈、十二經別、奇經八脈、十五絡脈、十二經筋、十二皮部等。其中屬于經脈方面的,以十二經脈為主,屬于絡脈方面的,以十五絡脈為主。它們縱橫交貫,遍布全身,將人體內外、臟腑、肢節聯成為一個有機的整體。參考自百度百科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gunoa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